全國服務熱線
點擊次數:461 更新時間:2022-10-24
顧名思義,蒸汽鰭片管換熱器是一種利用蒸汽進行換熱的鰭片式換熱器。它的基本結構是由鋼框架和散熱管組成,其換熱的核心是散熱管,通常散熱管的加工方法有多種,有釬焊、鑲嵌、有周邊片、有軋制片、有套管片。有很多種不同的應用。每種加工方法可以有許多小類,如繞線,有L/L。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鰭的后環是支撐前環還是支撐前環。至于如何選擇,請聽下面詳細的細目。
當散熱片“扎根”在光管表面時,當散熱片從光管向光管外傳熱時,熱量將沿散熱片高度從散熱片根部向光管外傳遞,同時通過對流換熱的方式不斷地向周圍的流體傳遞,使散熱片的溫度梯度增大。沿高度方向傾斜。肋片換熱器的肋片溫度沿高度方向逐漸降低,表明肋片溫度與周圍流體溫度的差逐漸減小,單位面積的換熱逐漸減小。這樣,肋片管換熱器的肋片表面積對強化傳熱的效果就降低了。翅片管換熱器的翅片表面積越大,其對傳熱的“貢獻”越小。
對于工程中常用的高頻焊接鰭片管,當鰭片高度為15mm時,鰭片效率約為0.8,當鰭片高度為20mm時,鰭片效率降至0.7左右。結果表明,翅片管換熱器適用于選擇15毫米的翅片高度。如果選擇20毫米或更高的鰭,應特別小心。由于換熱器的翅片效率太低,一般不采用。對于空冷器用鋁散熱片,由于鋁的導熱系數遠高于碳鋼,其散熱片效率較高,可將散熱片高度提高到22-25毫米。
選擇小螺距可有效提高翅片比。但在選擇場地時要小心。要考慮的因素是回流氣體的性質和灰積聚的可能性。可分為三種情況:第一,積灰特別嚴重的情況下,如:煉鋼廠爐子、轉爐和一些工業爐子排氣,灰份很大,如果使用翅片管換熱器,必須選擇較大的翅片間距。例如,間距在10毫米以上,還輔以合理的設計和吹灰機的選用。
第二種情況不一定是很嚴重的灰,也要注意場合,如: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的排氣,鰭片間距為8毫米左右比較合適,但要輔以自吹灰量的設計。第三種情況是無灰或少灰場合,如燃燒天然氣設備排氣,或空冷器、鰭片管換熱器鰭片間距選擇4-6毫米即可。對于鋁制空氣冷卻器,散熱片間距通常約為3毫米。
翅片的厚度主要由回流氣體的腐蝕和摩擦決定。對于嚴重的腐蝕和磨損,可以選擇較厚的散熱片。